快速访问
文章信息
参考文献
[1]范鑫, 吴佳音, 胡来林. STEM项目化学习智能导师系统设计研究[J].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, 2023, (2): 105-108.
[2]秦丹, 张立新. 人机协同教学中的教师角色重构[J]. 电化教育研究, 2020, 41(11): 13-19.
[3]Zhao H, Khan A. The Students’ Flow Experience With the Continuous Intention of Using Online English Platforms[J]. Frontiers in Psychology, 2022, 12.
[4]王明娣, 陈可迪. 学习科学视角下学生反馈素养结构模型与运行机制[J]. 中国电化教育, 2022, (7): 104-114.
[5]高琼, 陆吉健, 王晓静, 等. 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协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践案例[J]. 远程教育杂志, 2021, 39(4): 10.
[6]杨华利, 郭盈, 黄涛, 等. 人机协同支持下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[J]. 现代教育技术, 2020, 30(04): 74-80.
[7]张优良, 尚俊杰.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再造[J].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, 2019, 40(04): 39-45.
[8]Brooks C, Burton R, Kleij F, et al. Teachers activating learners: The effects of a student-centred feedback approach on writing achievement[J].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, 2021, 105(1): 103387.
[9]刘邦奇. 智能技术支持的“因材施教”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——以智慧课堂为例[J]. 中国电化教育, 2020, (09): 30-39.
[10]蔡连玉, 刘家玲, 周跃良. 人机协同化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——基于社会智能三维模型的分析[J]. 开放教育研究, 2021, 27(01): 24-31.
[11]周琴, 文欣月. 智能化时代“AI+教师”协同教学的实践形态[J]. 远程教育杂志, 2020, 38(02): 37-45.
[12]Zhang X, Li M, Seng D, et al. A Novel Precise Personalized Learning Recommendation Model Regularized with Trust and Influence[J]. Scientific Programming, 2022.
[13]冯筠, 邢嘉琪, 赵艾琦, 等. 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教学应用综述[J].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, 2021, 31(02): 1-7.
[14]文欣月. 美国“AI导师+教师”协同教学模式研究[D]. 西南大学, 2021.
[15]刘洋. 基于心流体验的游戏化教学模式设计实证研究[D]. 东北师范大学, 2019.
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
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,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 (CC BY 4.0) 协议发布,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。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、下载、引用与传播,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