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访问
文章信息
参考文献
[1]魏收. 魏书: 卷一百一十四·释老志[M]. 北京: 中华书局, 2017: 3298.
[2]柯林武德. 历史的观念[M]. 何兆武等译. 北京: 北京大学出版社, 2010: 212.
[3]魏书: 卷一百一十四·释老志[M]. 北京: 中华书局, 2017: 3293.
[4]石松日奈子. 北魏佛教造像史研究[M]. 北京: 文物出版社, 2012: 199.
[5]魏书: 卷一百·乌洛侯传[M]. 北京: 中华书局, 2017: 2409.
[6]徐婷. 石窟宗教符号的“像教”研究[M]. 成都: 四川大学出版社, 2015: 81-82.
[7]克利福德·格尔茨. 文化的解释[M]. 韩莉译. 南京: 译林出版社, 2014: 144-145.
[8]佐藤智水. 北朝造像铭考[C]//刘俊文. 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(六朝隋唐卷).上海: 上海古籍出版社, 1995: 95.
[9]邵正坤. 北朝纪年造像记汇编[M]. 长春: 吉林人民出版社, 2014: 38.
[10]邵正坤. 北朝纪年造像记汇编[M]. 长春: 吉林人民出版社, 2014: 9.
[11]大正新修大正藏: 第1卷·长阿含经[M]. 台北: 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, 1990: 41.
[12]邵正坤. 北朝纪年造像记汇编[M]. 长春: 吉林人民出版社, 2014: 25.
[13]邵正坤. 北朝纪年造像记汇编[M]. 长春: 吉林人民出版社, 2014: 31.
[14]邵正坤. 北朝纪年造像记汇编[M]. 长春: 吉林人民出版社, 2014: 56.
[15]邵正坤. 北朝纪年造像记汇编[M]. 长春: 吉林人民出版社, 2014: 111.
[16]侯旭东.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: 朝廷、州县与村里[M]. 北京: 商务印书馆, 2005: 295.
[17]克利福德·格尔茨. 文化的解释[M]. 韩莉, 译. 南京: 译林出版社, 2014: 138.
[18]郑玄, 注; 孔颖达, 正义; 吕有仁, 整理. 礼记正义: 卷七·曲礼下[M]. 上海: 上海古籍出版社, 2008: 194.
[19]令狐德棻, 等. 周书: 卷二十三·苏绰传[M]. 北京: 中华书局, 1971: 384.
[20]爱弥儿·涂尔干.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[M]. 渠东, 等译. 北京: 商务印书馆, 2011: 476.
[21]邵正坤. 北朝纪年造像记汇编[M]. 长春: 吉林人民出版社, 2014: 48.
[22]徐婷. 云冈石窟造像题记所见的北魏佛教信仰特征[J]. 宗教学研究, 2014(1): 119.
[23]徐婷, 唐小蓉. 北魏洛阳时期佛教信仰的社会分层特征探析——以龙门石窟造像题记为中心[J]. 宗教学研究, 2023(4): 64.
[24]邵正坤. 北朝纪年造像记汇编[M]. 长春: 吉林人民出版社, 2014: 100.
[25]邵正坤. 北朝纪年造像记汇编[M]. 长春: 吉林人民出版社, 2014: 128.
[26]大正新修大正藏: 第3卷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[M]. 台北: 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, 1990: 298.
[27]大正新修大正藏: 第85卷·佛说像法决疑经[M]. 台北: 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, 1990: 1336.
[28]大正新修大正藏: 第16卷·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[M]. 台北: 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, 1990: 793-794.
[29]汤用彤.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[M]. 北京: 商务印书馆, 2015: 414.
[30]罗纳德·L·约翰斯通. 社会中的宗教[M]. 袁亚愚, 等译. 成都: 四川人民出版社, 2012: 347.
[31]黑格尔. 历史哲学[M]. 王造时, 译. 上海: 上海书店出版社, 2001: 27.
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
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,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 (CC BY 4.0) 协议发布,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。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、下载、引用与传播,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