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访问
文章信息
参考文献
[1]吴重涵, 张俊, 刘莎莎. 现代家庭教育:原型与变迁 [J]. 教育研究, 2022, 43(08): 54-66.
[2]肖朗. 康德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想[J]. 教育研究, 2003, (10): 62-68.
[3]康德. 论教育学·系科之争 [M]. 杨云飞、邓晓芒,译. 北京: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, 2019.
[4]邓晓芒. 康德论道德教育 [J]. 清华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 2019, 34(03): 1-14.
[5]格哈德·泽尔, 王宇帆, 王振袭, 等.“我思”及其有关的一切——自身知识、自身思考与自身意识 [J]. 广西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版), 2021, 43(01): 59-75.
[6]康德. 实践理性批判 [M]. 邓晓芒, 译. 杨祖陶, 校. 北京: 人民出版社, 2016.
[7]张荣.“决断”还是“任意”(抑或其它)?——从中世纪的liberum arbitrium看康德Willkür概念的汉译 [J]. 江苏社会科学, 2007, (03): 16-21.
[8]GIESINGER J. Kant's account of moral education [J].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, 2012, 44(7): 775-786.
[9]邓晓芒. 中西美学比较三题 [J].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12, 26(01): 1-13.
[10]KUEHN M. Kant A Biography [M]. New York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2001.
[11]张荣. 论康德的意志概念——兼论“实践理性优先”的思想来源 [J]. 哲学动态, 2021, (04): 70-77+129.
[12]康德. 实用人类学 [M]. 邓晓芒, 译. 上海: 上海世纪出版社, 2005: 13-15.
[13]李长伟. 实践教育学的古今之争——以亚里士多德与康德为范例 [J]. 教育学报, 2021, 17(01): 3-15.
[14]康德. 道德形而上学 [M]. 张荣, 李秋零, 译. 北京: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 2013.
[15]李长伟. 康德的实践性教育:强制与自由的悖论 [J]. 教育学报,2019,15(04):10-25.
[16]HUNTINGTON S P.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[M]. New York:Foreign Affairs, 1993: 139-154.
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
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,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 (CC BY 4.0) 协议发布,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。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、下载、引用与传播,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