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访问
文章信息
参考文献
[1]谈风霞.论儿童视角观照下的《西游记》美学—兼与西方幻想小说《哈利·波特》比照 [J].*淮海工学院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 2004,15(4), 30-33.
[2]齐秉新. 从文化根源解读东西方神魔科幻小说的异同—以阅读《西游记》与《哈利·波特》文本为例 [J].文学界(理论版),2012,3 (9):38-39+41.
[3]白晶. 《哈利·波特》和《西游记》中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内涵解读 [J].校园英语, 2018,19(36): 204-205.
[4]赵星.从哈利·波特与孙悟空看中西方英雄主义 [J].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,2011,24(9), 149-150.
[5]刘忠,孙灵侠. 论《哈利·波特》与《西游记》的游戏精神 [J].宿州教育学院学报, 2008,11(5), 8-9.
[6]甄葭. 中国古典文学与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儿童成长研究 [J].文学艺术周刊,2023,9(19):22-24.
[7]刘绪源.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 [M].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9.
[8]刘绪源.药,可乐还是水果—关于儿童文学出版布局的一点意见 [J].编辑学刊,2010,27(2):34-35.
[9]刘绪源.儿童文学与创新的关系 [J].当代教育家,2016,5(9): 38-41.
[10]刘绪源.“发现童年”还是“发明童年”—波兹曼的失误与中国式的误读 [J].北方音乐,2007,27(8):30-31.
[11]汪军.论《西游记》的儿童文学特质与儿童教育意义 [J].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25,23(1):49-56.
[12]吴承恩.西游记 [M]北京: 人民文学出版社,2023.
[13]J.K.罗琳.哈利·波特与魔法石 [M].北京: 人民文学出版社,2019.
[14]张红玉. 《哈利·波特》系列跨文化英雄形象分析 [J].名作欣赏,2024,45(15):166-168.
[15]刘绪源.美与幼童—从婴幼儿看审美发生 [J].江苏幼儿教育,2014,1(2):4-6.
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
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,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 (CC BY 4.0) 协议发布,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。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、下载、引用与传播,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