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访问
文章信息
参考文献
[1]李飞, 钱明. 中国徽州木雕[M]. 南京: 江苏美术出版社, 2013:19.
[2]王超. 徽州古民居装饰木雕图像的文化内蕴[J].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 2016, 36(05): 53-56. DOI:10.16401/j.cnki.ysxb.1003-6873.2016.05.125.
[3]张仲一, 曹见宾, 傅高傑, 杜修均. 徽州明代住宅[M]. 北京: 建筑工程出版, 1957:5.
[4]张国标. 徽州木雕[M]. 哈尔滨: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, 1999:2.
[5]习近平.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——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[EB/OL]. 中国政府网. https://www.gov.cn/xinwen/2022-10/25/content_5721685.htm.
[6]张洪, 颜金香. 国内外旅游效率研究的比较分析——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[J].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, 2023, 25(02): 69-75.
[7]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[EB/OL]. 中国政府网. http://www.gov.cn/test/2006-03/28/content_238184.htm.
[8]十七大报告解读: 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民族精神家园[EB/OL]. 中国政府网. https://www.gov.cn/govweb/jrzg/2008-01/02/content_848649.htm.
[9]李琳琦, 孟颖佼.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徽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——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为中心[J].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 2017, 45(02): 166-172. DOI:10.14182/j.cnki.j.anu.2017.02.006.
[10]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[EB/OL]. 中国政府网. https://www.gov.cn/zhengce/zhengceku/2017-03/24/content_5180388.htm.
[11]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》[EB/OL]. 中国政府网. https://www.gov.cn/govweb/zhengce/2021-08/12/content_5630974.htm?eqid=d4990e230002a3b1000000036463796a.
[12]张洪, 颜金香. 国内外旅游效率研究的比较分析——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[J].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, 2023, 25(02): 69-75.
[13]卞利. 徽州民俗[M]. 合肥: 安徽人民出版社, 2005:1.
[14]周绍泉. 徽州文书与徽学[J]. 历史研究, 2000(01): 51-60+189.
[15]刘伯山. 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地位[J]. 安徽大学学报, 2002(06): 28-33.
[16]卞利, 马德璟. 从东南邹鲁、程朱阙里到新安理学: 宋元明清时期徽州地域文化认同的建构[J]. 安徽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 2022, 46(01): 1-11. DOI:10.13796/j.cnki.1001-5019.2022.01.001.
[17]汪强, 李早, 高翔, 等. 地域性民居风貌要素语义体系构筑方法及特征解析——以徽州地区为例[J]. 装饰, 2019, No.314(06): 94-97. DOI:10.16272/j.cnki.cn11-1392/j.2019.06.032.
[18]臧丽娜. 明清徽州民居风格形成之民俗背景浅析[J]. 民俗研究, 2006(03): 105-111.
[19]方学兵. 空间生产理论下徽州民居空间的文化表征[J].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23, 25(03): 90-95.
[20]陈改花. 清后期徽州木雕艺术的装饰性特征——以宏村承志堂为例[J]. 装饰, 2013, No.248(12): 141-142. DOI:10.16272/j.cnki.cn11-1392/j.2013.12.044.
[21]杨成立. 徽州古建筑中木雕艺术的造型设计与表现[J]. 艺术百家, 2015, 31(04): 245-246.
[22]孙俊, 陆晓云. 论儒家文化在徽州人物题材木雕中的视觉呈现[J].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 2015, 33(04): 29-32. DOI:10.13501/j.cnki.42-1328/c.2015.04.006.
[23]李林森, 王菲, 李沐雨. 徽州木雕艺术纹样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[J]. 工业设计, 2022(12): 127-129.
[24]曹烨君, 张英. 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室内空间装饰设计中的应用[J]. 巢湖学院学报, 2018, 20(05): 93-97.
[25]刘乐, 杨冰清. 徽派木雕艺术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[J]. 鸡西大学学报, 2016, 16(02): 151-153. DOI:10.16792/j.cnki.1672-6758.2016.02.046.
[26]李琳琦, 孟颖佼.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徽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——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为中心[J].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 2017, 45(02): 166-172. DOI:10.14182/j.cnki.j.anu.2017.02.006.
[27]肖伟胜. “文化转向”与视觉方法论研究[J]. 学术月刊, 2017, 49(03): 131-140. DOI:10.19862/j.cnki.xsyk.2017.03.013.
[28]汤瑾瑜. 安徽省徽州木雕的发展及传承探究[J].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20, 39(03): 95-99. DOI:10.13757/j.cnki.cn34-1329/c.2020.03.019.
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
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,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 (CC BY 4.0) 协议发布,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。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、下载、引用与传播,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