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访问
文章信息
参考文献
[1]钟唯. 从框架理论视角探究核废水事件西方媒体集体沉默 [J]. 新闻研究导刊, 2022, 13(05): 55-57.
[2]赵永华, 韦佳玥, 窦书棋. 国际危机事件中威胁的“媒介化”与多元解读——基于“澳大利亚漫画事件”网络议程的研究 [J]. 新闻大学, 2022, (05): 81-93+121-122.
[3]GRAHAM S E. Emotion and Public Diplomacy: Dispositions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, Dialogue, and Persuasion[J].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, 2014, 16(4): 522-539.
[4]尹晓楠, 方雪琴. 危机修辞视域下的政府形象传播——以“新冠肺炎”疫情事件中河南形象传播为例 [J]. 新闻爱好者, 2020, (03): 41-44.
[5]史安斌. 全球网络传播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 [J]. 新闻与传播研究, 2003, (03): 52-60+9.
[6]王慧. 环境危机传播中的媒体话语建构机制与生态监督研究 [J]. 东南传播, 2023(05), 1-4. DOI: 10.13556/j.cnki.dncb.cn35-1274/j.2023.05.025
[7]潘璟玲, 张毓强. 科学理性、后真相与人类交流的未来——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西方话语霸权展演及其根源剖析 [J]. 对外传播, 2023, (10): 67-71.
[8]周庆安, 刘勇亮. 以中国为方法:全球化格局下国际传播效能再探讨 [J]. 中国出版, 2023, (13): 13-18.
[9]胡泳. 理解麦克卢汉 [J]. 国际新闻界, 2019, 41(01): 81-98.
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
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,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 (CC BY 4.0) 协议发布,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。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、下载、引用与传播,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