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访问
文章信息
参考文献
[1]刘一蕾. 哈军工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 [D]. 哈尔滨: 哈尔滨工程大学, 2020:23.
[2]毛泽东.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训词 [Z]. 1953-08-26.
[3]中共中央国务院.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[Z]. 2017-02-27.
[4]滕叙兖. 哈军工传 [M]. 长沙: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, 2003:78.
[5]吴新明. 王牌军校哈军工 [M]. 哈尔滨: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, 2003:56.
[6]王春晖, 主编. 走进哈军工纪念馆 走近哈军工 [M]. 哈尔滨: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, 2013.
[7]米立根. 陈赓院长与“哈军工精神”——纪念陈赓诞辰100周年及哈军工创建50周年 [J]. 军事历史研究, 2003 (4): 5. DOI: CNKI:SUN:JLSY.0.2003-04-007.
[8]罗来勇. 哈军工魂:中国国防科技人才培养纪实 [M]. 北京: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, 2005: 112.
[9]吕凤茹. 1953-1966"哈军工"组建纪实 [M]. 北京: 海潮出版社, 2002: 67.
[10]刘献君.“哈军工”办学战略思想探析 [J]. 高等教育研究, 2007, 28(2): 61-67.
[11]滕叙兖. 论“将军教育家”陈赓同志的教育思想——纪念陈赓大将百年诞辰 [J].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, 2003(2): 23-26.
[12]邹逢兴. 大学教育求真:邹逢兴纵论大学教育 [M]. 长沙: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, 2022: 6-13.
[13]郭德逊.我在哈军工求学的日子 [J]. 党史博览,2010 (9).
[14]杨威, 陈晨. 哈军工办学理念及其对当代高校办学的借鉴意义 [J]. 黑龙江高教研究, 2014, (9): 93-96.
[15]王翌霖. 高校校园军工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研究 [J].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, 2018, 2 (21): 143-145.
[16]谢璐妍, 窦隽勇. 论“哈军工精神”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[J]. 黑龙江高教研究, 2015, (5): 114-117.
[17]睢依凡. 好大学理念与大学文化建设 [J]. 教育研究, 2004 (3): 45-48.
[18]王培英, 张世全, 王汉萍. 大学的文化功能研究 [J]. 现代教育论, 2007 (12): 45-48.
[19]王什根. 坚持以教师为本的办学理念 [J]. 科技教育, 2006 (8): 23-26.
[20]寿韬. 大学校园文化设计与实践 [M]. 北京: 中国林业出版社, 2004: 89.
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
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,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 (CC BY 4.0) 协议发布,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。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、下载、引用与传播,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