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访问
文章信息
参考文献
[1]江藤恭二, 梅根悟.什么是问题解决学习[J]. 教育学研究, 1970, 37:85-89.
[2]胜田守一. 社会科该怎么办 [J]. 日本の科学者, 2012, 10:28-33.
[3]顾明远. 教育大辞典:第三卷 职业技术教育[M]. 上海教育出版社, 1998.
[4]市川博. 社会科教育中的学力与人格形成[J]. 社会科教育, 1980, 04.
[5]横地清, 姜英敏. 对日本中教审和课程审议会咨询报告的评价[J]. 比较教育研究, 2000(02):23-26.
[6]沈晓敏. 日本小学社会科的特点及教学方法[J]. 山东教育, 2002(Z1):101-102+104.
[7]吴岳. 中日两国小学社会课程标准比较研究[D]. 扬州大学, 2013.
[8]胡春桃. 浅谈在社会课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[J]. 中国民族教育, 1999(04):38+37.
[9]黄丽阳. 日本“教育再生”政策研究[D]. 扬州大学,2021.
[10]横田润三. 日本中学、高中的的会科(地理)教育内容[J].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, 1983(06):26-32.
[11]苑大勇, 王煦. 从国际理念到本土实践:可持续发展教育的“日本模式”解析[J]. 比较教育研究, 2023, 45(02):86-95.
[12]李玲. 日本“宽松教育”及其对深化“双减”政策的启示[J]. 教育评论, 2022(11):156-162.
[13]熊未未. 日本高校社团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[D]. 江西财经大学, 2022.
[14]任丹萍. 日本《幼儿园教育要领》(2017版)指导下的日本幼小衔接策略研究[D]. 长春师范大学, 2022.
[15]李其, 闫宗良. 日本劳动教育课程特点及其经验启示[J]. 教育与装备研究, 2022, 38(05):92-96.
[16]王红国. 日本在“关东州”的“学堂”教育研究(1904-1931年)[D]. 东北师范大学, 2022.
[17]臧佩红. 日本战后初期民主教育制度的确立及其局限[J]. 南开日本研究, 2021(00):300-319.
[18]马丽华, 娜仁高娃. 日本终身教育立法的思想脉络和价值取向——基于《终身学习振兴法》的分析[J]. 教育发展研究, 2021, 41(17):51-60.
[19]孙成. 日本社会科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[D]. 东北师范大学, 2020.DOI:10.27011/d.cnki.gdbsu.2020.000132.
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
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,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 (CC BY 4.0) 协议发布,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。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、下载、引用与传播,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