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访问
文章信息
参考文献
[1]池昌海. 五十年汉语同义词研究焦点概述 [J]. 杭州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 1998.
[2]黄金贵. 论同义词之“同” [J]. 浙江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 2000.
[3]王大刚, 王联国. “苦”的词义引申反映的隐喻性认知思维 [J].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, 2020.
[4]彭鹏程. 从“疾”“病”“恙”看类义词的词义引申规律 [J].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, 2024.
[5]陆宗达, 王宁. 古汉语词义研究—关于古代书面汉语词义引申的规律 [J]. 辞书研究, 1981.
[6]王凤阳. 古辞辨 [M]. 长春: 吉林文史出版社,1993.
[7]刘钧杰,李行健. 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 [M]. 北京: 华语教学出出版社,2009.
[8]董为光. 词义引申组系的“横向联系” [J]. 语言研究, 1991.
[9]王力. 同源字典 [M]. 北京: 商务印书馆,1982.
[10]周光庆. 古汉语词汇学简论 [M]. 武汉: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1989.
[11]陆宗达,王宁. 训诂与训诂学 [M]. 太原: 山西教育出版社,1994.
[12]蒋绍愚. 古汉语词汇纲要 [M]. 北京: 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5.
[13]王宁. 谈训诂材料中的词与词义 [J].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 1984.
[14]张联荣. 古汉语词义论 [M]. 北京: 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.
[15]邵文利. 古汉语词义引申方式新论 [J]. 山东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 2003.
[16]沈家煊. 实词虚化的机制──《演化而来的语法》评介 [J]. 当代语言学, 1998, (03).
[17]沈家煊. 复句三域“行,知,言” [J]. 中国语文, 2003, (03).
[18]张博. 词的相应分化与义分同族词系列 [J]. 古汉语研究, 1995.
[19]彭鹏程. 先秦至两汉时期“病”类词的演变研究 [D]. 云南大学, 2020.
[20]许嘉璐. 论同步引申 [J]. 中国语文, 1987, (01).
[21]陈汝东. 认知修辞学 [M]. 广州: 广东教育出版社,2001.
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
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,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 (CC BY 4.0) 协议发布,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。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、下载、引用与传播,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