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访问

查看PDF

文章信息

参考文献

[1]杜修平, 李梦迪, 尹晓静. “中文+职业教育”融合模式的构建逻辑 [J].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, 2023, (9): 20-27.
[2]铁路国际交流服务平台-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.
[3]https: //wgy.ecjtu.edu.cn/info/1074/2938.htm.
[4]杨晓云.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教材开发的现实问题和优化路径 [J].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, 2025, 24(2): 108-112.
[5]赵宏, 郝奥彤, 冯红. 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“中文+农学”推广现状, 现实困境及发 展策略 [J].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, 2025, 16 (1): 163-167.
[6]刘玉屏, 欧志刚.智慧教育赋能“中文+职业教育”发展的逻辑与框架 [J].贵州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24 (6): 48-57.DOI: 10.16614/j.gznuj.skb.2024.06.005.
[7]刘振平, 吕明璋. 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东盟“中文+铁路”人才培养的应为, 难为与可为 [J]. 北部湾大学学报, 2023, 38 (5): 49-55. DOI: 10.19703/j.bbgu.2096-7276.2023.05.0049.
[8]杭俊. 1+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创新 [J]. 现代商贸工业, 2023, 44 (5): 117-120. DOI: 10.19311/j.cnki.1672-3198.2023.05.041.
[9]蔡跃, 冯怡倩, 王艺颖.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德国特色与我国借鉴 [J].职业技术教 育, 2024, 45(5): 22-27.
[10]陆颖, 王雨帆, 刘博.“中文+职业技能”国际化人才培养: 意义, 困境及路径 [J].太原城市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, 2025 (2): 11-13.DOI: 10.16227/j.cnki.tycs.2025.0061.
[11]李晓嵩.浅析高等职业教育“1+X”人才培养模式 [J].教育 教学论坛, 2020(18): 361-362.
[12]顾明远. 教育大辞典.上海教育出版社. 1998年.

版权与开放获取声明

作为一本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,所有文章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 (CC BY 4.0) 协议发布,允许用户在署名原作者的前提下自由共享与再利用内容。所有文章均可免费供读者和机构阅读、下载、引用与传播,EWA Publishing 不会通过期刊的出版发行向读者或机构收取任何费用。